去年春天,我和老陈蹲在城中村路边吃烧烤。他嘬着啤酒沫突然问我:”你说现在投个洗车店得多少?”我当时正被竹签扎了嘴,含混地说:”看你要做哪种,路边摊五万撑死,商场里带咖啡的没五十万下不来。”
这话说得轻巧,直到我自己真金白银砸进去才明白——洗车店的投资根本不是钱的事,是命的事。
我第一家店开在CBD背街,光租金就押进去十八万。当时想着白领们车脏了肯定图方便,结果发现这帮人宁可开车去五公里外的连锁店排队,也不愿走进我这间装修得像苹果体验馆的”汽车美学空间”。最讽刺的是,斜对面城中村里的夫妻店,用着发黄的毛巾和刺鼻的清洁剂,每天车流就没断过。
后来我才咂摸出味儿:洗车这行当的投资分明是两套逻辑。你要做标准化生意,就得像7-11似的疯狂铺点位,单店投入看着不高,但没十个店根本玩不转现金流。要是做精品店,反而得往贵里搞——真当爷们花68块洗车是冲着干净来的?人家买的是半小时独处时间,是穿着超短裙的妹子弯腰擦轮毂时的优越感。

设备更是智商税重灾区。我当初被供应商忽悠着买了台德国旋转喷臂机,说是能省30%耗水量。后来发现省的水费还不够换那个陶瓷喷嘴的零头。反倒是老陈在二手市场淘的退市设备,用工业洗洁精兑自来水,毛巾都洗出毛边了,三年没出过毛病。
最魔幻的是人员成本。现在年轻人宁可送外卖也不愿碰水枪,我给开到6500包吃住都留不住人。上次离职的小伙说实话:”哥,不是钱的事,是抖音上老乡都在电子厂拍变装视频,我在这搓轮胎圈层太low了。”
上个月我把店盘给个95后,人家转头就改了商业模式:洗车免费,靠车载摄像头拍短视频赚钱。你说这世道,我投四十多万买的意大利地坪漆,还不如人家九块九买的手机支架值钱。
所以现在谁再问我洗车店投资多少,我都劝他先想明白:你到底是投给车,还是投给开车的人?前者看设备清单算账就行,后者得把预算的30%留给心理学顾问——毕竟这年头,泡沫枪里打的早就不只是清洁剂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