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考试,到底要闯几道关?
前几天跟一个刚毕业的学弟吃饭,聊起找工作的事。他说想去银行,稳定,体面,待遇也不错——但首先得跨过那道门槛: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他问我:“哥,这考试到底要考几门啊?难不难?”
我笑了笑,没直接回答他。反而问他:“你觉得银行最需要什么样的人?”
他愣了一下,说:“懂金融?会算数?细心?”
我说都对,但可能还不够。

—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官方设定的科目有六门:法律法规、个人理财、公司信贷、风险管理、银行管理、个人贷款。但应考者通常只需要考两门:一门必考(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另一门选考(任选一科即可)。看起来似乎是个“二选一”的游戏,但我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
表面上是考两门,可实际上银行要的远不止这两门知识。我见过太多人,证书考下来了,入职之后却依然手忙脚乱。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把考试当作“敲门砖”,考过就扔一边了。可真正的挑战,其实是从你拿到证书那一刻才开始的。
我有个朋友,三年前考过了个人理财和法律法规,顺利进了某银行做柜员。他原以为这就稳了,结果上班第一个月就差点崩溃。客户问他:“我想做一笔结构性存款,你们产品和外面券商发的有什么差别?”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考试可没教这个。
你看,考试设置的科目更像是一种“底线思维”:它们确保你至少具备最基本的合规意识和业务常识。但真正让你在银行体系中活下来、甚至活好的,是持续学习的能力和对人性的理解。这可不是考两门试就能解决的。
说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我在贬低这个考试的价值。恰恰相反,我认为它非常重要——只不过很多人误解了它的意义。它不是为了筛选“学霸”,而是在测试一个人是否具备银行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职业素养:谨慎、负责、持续学习的意愿。
举个例子,法律法规这门课,很多人觉得枯燥,背完就忘。但我却认为这是最有价值的一门。它教你的是边界和底线——在银行业,这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记得我当年备考时,一位老银行人跟我说过一句话:“在银行,不懂业务可以学,但不守规矩,一次就能毁掉所有。”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到底要考几门?
从数量上来说,两门就够了。但从深度上来说,它考的从来不止两门。它考的是你是否愿意接受这个行业的规则,是否准备好持续学习和进化,是否理解“谨慎”比“聪明”更重要。
如果你问我建议,我会说:别只盯着考试科目。哪怕你只要考两门,也最好对其余几门有个基本了解。银行业务从来都是联动的,你怎么知道今天学的公司信贷,明天会不会在你做个人理财时帮上忙?
毕竟,考试只是一张入场券。真正的考场,在你拿到offer之后才刚刚开始。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