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谈论基金净值时,到底在谈论什么?
上周和老王喝酒,这位二十年股龄的老韭菜突然问我:”你说华夏红利这净值,怎么就死活涨不过隔壁那支新能源?” 我晃着酒杯里的威士忌,冰块碰撞的声音像极了K线图上下震荡的噪音。
很多人把基金净值当成赛马赔率表——数字越大越厉害。但说实话,这种理解比把战争与和平当菜谱用还离谱。去年我表姐非要赎回国企改革基金,就因为净值比三年前跌了两毛钱,结果错过后来35%的反弹。她现在看到基金APP就跟看到前男友朋友圈似的,既想点开又怕受刺激。
净值这东西最吊诡的地方在于,它既是照妖镜又是哈哈镜。华夏红利前阵子净值回撤时,论坛里骂声能把服务器淹了。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同期它的持仓股里有两支正在悄悄布局半导体设备——这就像看见冰山抱怨体积小,却不知道水下藏着多少吨位。
我认识个私募哥们说过句大实话:”净值增长率超过20%的基金,要么是赌徒要么是骗子,当然更多时候两者都是。” 华夏红利最近三年年化12.6%的业绩,在有些人眼里可能不够刺激,但要知道这相当于每年稳稳吃掉两个涨停板——而且不用半夜盯着美股期货睡不着觉。

最近碳中和概念火得发烫,很多新手看着动辄单日净值暴涨5%的环保主题基金直流口水。但经历过2015年疯牛的老炮都懂,净值这玩意涨起来像火箭,跌起来可比断头台利索多了。华夏红利这种净值曲线像中年男人发际线——缓慢但坚定地向上移动,反而藏着某种智慧。
有个反直觉的现象:净值高未必是好事。就像2018年那支明星基金,净值冲到7.8后遭遇大规模赎回,经理被迫砍仓应对流动性,结果完美踩踏在市场底部。有时候我觉得基金净值跟房价似的,越涨越有人追,越跌越没人要——人性在这点上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诚实。

现在每次看到净值波动,我都会想起老家那条河——表面浪花翻涌不代表水深,看似平静的河段底下可能暗流湍急。真正值得在意的不是某天净值飘红还是泛绿,而是三年后你打开账户时,能不能笑着给自己换台新空调。
(后记:昨天看到华夏红利最新持仓增加了冷链物流标的,这倒让我想起疫情期间帮老家果农卖车厘子的往事——有些价值,真的需要时间才能沉淀在净值里)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