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陆家嘴某家隐秘的威士忌吧里,我目睹过一场有趣的争论。两位基金经理——一个穿着皱巴巴的格子衬衫,另一个西装革履——为特斯拉的股价争得面红耳赤。西装男坚信马斯克是当代爱迪生,而格子衫则轻晃着酒杯说:”我已经建好了空头仓位,就等这泡沫破灭。”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做空从来不只是金融操作,更像是一场关于信仰的对赌。
一、
做空的本质是什么?教科书会告诉你:借入股票高价卖出,等下跌后再低价买回归还,赚取差价。但这解释太冰冷了,就像说爱情只是多巴胺分泌——理论上没错,却漏掉了所有鲜活的挣扎。
我更喜欢把它比作”金融界的预言家游戏”。2015年A股熔断前夕,我认识的一位私募经理悄悄建仓股指期货空单。那会儿牛市正疯,他的客户们每天在群里晒盈利截图,有人甚至抵押房子加杠杆。当他提出风险预警时,竟被踢出了群聊。”那时候我像个在婚宴上预言新郎会出轨的疯子,”他后来苦笑着对我说,”但真正可怕的不是判断失误,而是当你正确时,反而要目睹无数人破产的惨剧。”

二、
做空者常被贴上”市场秃鹫”的标签,但换个角度看,他们何尝不是”人体免疫细胞”?没有浑水公司揭露瑞幸财务造假,那些用养老金买入中概股的老人恐怕至今还蒙在鼓里。我采访过某做空机构研究员,他们办公室堆着半人高的打印纸——全是供应链物流单据。”有时候跟踪一辆货车连续两周,就为验证出货量数据是否造假,”他捏着发红的眼角说,”比起那些闭眼唱多的分析师,到底谁更道德?”
但这个行当最讽刺的在于:即便看对了趋势,也可能死在黎明前。还记得游戏驿站轧空事件吗?那些精准预测基本面恶化的空头,被Reddit散户用 meme 股票活活逼到爆仓。这让我想起古希腊寓言:预言家准确预见了灾难,却被民众用石头砸死——因为人们不愿听见真相。
三、
如今做空正在变异出更复杂的形态。去年元宇宙概念火爆时,有个95后基金经理做了件有趣的事:他既不做多也不直接做空,而是同时买入VR设备股和做空虚拟地产平台。”硬件需求是真实的,但虚拟土地根本是庞氏骗局,”他在播客里说得眉飞色舞,”这就好比1849年去加州淘金,最稳赚的是卖铲子的人,而不是挖金矿的傻瓜。”
这种结构性做空思维或许才是未来的方向。当AI开始替代分析师写研报,当散户用算法追踪内幕交易,单纯赌涨跌越来越像扔骰子。真正有价值的,或许是发现那些”皇帝的新衣”式矛盾——比如某新能源企业宣称技术突破,但研发投入反而同比下降;某直播平台GMV暴涨,却连支付通道费都要拖欠半年。
四、
最近我常想起香港老牌做空者David Webb说过的话:”市场不需要永远的悲观主义者,需要的是拒绝合唱的独立思考者。”他在2017年列出50只不能碰的细价股,当时被骂得体无完肤,后来这些股票平均跌幅超过90%。
或许做空最本质的价值,不在于赚取多少利润,而像那个指出国王没穿衣服的孩子——尽管可能被卫兵驱逐,却维系着市场最后的清醒。当然,这话说得有些理想化了,现实中多数做空者照样追涨杀跌,照样被恐惧贪婪支配。真正能坚持”用做空践行真理”的,恐怕比发现圣杯的骑士还要稀少。
所以下次听到有人做空时,别急着贴标签。不妨倒杯威士忌坐下来问问:你究竟是在对抗泡沫,还是单纯想站在多数人的对立面?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K线图上的数字更接近真相。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第二天,听说那位做空特斯拉的格子衫经理已转型做碳中和ETF——你看,金融市场最有趣的,从来都是人性自身的多空博弈。)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