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凌晨两点,我被手机连续不断的震动惊醒。摸过手机一看,那个名为“财富自由攻坚队”的500人基金群正在以每秒三条消息的速度刷屏——有人晒出了单日收益率18%的截图,紧接着是满屏的玫瑰花和“大佬求带”。
这已经是我今年退出的第七个基金群。说实话,我现在对这种群的厌恶程度,大概仅次于健身房推销和保险电话。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个人的微信里都塞满了这类群聊。名字一个比一个浮夸:“价值投资圣殿”、“量化交易前沿”、“北上资金狙击手”…点进去一看,内容却惊人地一致:半吊子K线分析、来路不明的小道消息、还有永远在问“现在该买还是该卖”的迷茫小白。
最让我受不了的是那种集体催眠的氛围。某个自称“十年私募老司机”的群友随口说一句“半导体是下一个风口”,半小时内就能看到几十个人晒出半导体基金的买入截图。有一次我实在没忍住,问了句“你们了解半导体行业的市盈率中位数已经达到多少了吗”,结果被群主以“散布负面情绪”为由移出群聊。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遇到的一位公募基金经理。酒过三巡后他坦言:“现在80%的基金群都在帮游资接盘。你以为是在交流知识?不过是在围观一场精心设计的收割表演。”当时觉得这话太过偏激,现在越想越觉得精辟。
不是说所有基金群都一无是处。去年我在一个只有30多人的小群里确实学到不少东西——那群里有三个CFA持证人,每次讨论都会附上数据来源和回测结果。可惜这样的群就像沙漠里的绿洲,存在不到三个月就因为太过冷清而自然死亡了。现在活蹦乱跳的,反倒是那些整天喊着“冲冲冲”的狂欢式群聊。

有时候我不禁怀疑,我们到底是在追求财务自由,还是在参与一场大型社交游戏?那些晒收益截图的人,和朋友圈晒精致午餐的白领,本质上可能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在用虚拟数字换取现实世界中的认同感。
最讽刺的是,真正靠基金赚钱的人根本不会混这些群。我认识的一个年化稳定25%的大佬,手机里唯一的金融类APP就是券商交易软件。“有那时间在群里吹水,不如去读两份财报。”他说这话时正在给女儿辅导数学作业,电脑屏幕上还开着生猪期货的走势图。
现在每当有人拉我进新的基金群,我都会先问三个问题:群里有实盘记录超过三年的吗?讨论时引用数据的频率如何?最近一个月清仓的人有多少?问完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就不会再被拉群了——毕竟没人喜欢这么扫兴的家伙。
也许某天会出现一个真正有价值的基金交流群。不过在那之前,我宁愿守着我的晨星账号和Excel表格,至少这些不会在凌晨两点用虚假的财富梦想把我吵醒。
(写完这段文字,我默默退出了最后一个基金群。听着消息提示音戛然而止的声音,突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财富自由。)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