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创新项目,原来如此!

创业新项目:一场精心包装的现代焦虑贩卖

(一)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在第七次修改商业计划书时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正在被”创新创业”这个华丽的概念绑架。咖啡杯旁边放着上周参加”创客马拉松”获得的参与奖奖牌,镀金的表面在台灯下闪着讽刺的光。

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深圳湾创业大街看到的一幕: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西装革履地站在共享办公空间里,对着空荡荡的工位直播”创业日常”。他的手机支架比办公桌上的打印机还要贵。

(二)

创业创新项目

现在的创业创新项目越来越像当代炼金术。投资人像中世纪的贵族一样,用资金豢养着一批又一批声称能点石成金的”炼金术士”。有趣的是,真正炼出黄金的人永远在卖铲子——那些教人创业的培训机构、孵化器、路演平台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我认识一个连续创业者,五年做了七个项目。最成功的那个是教别人怎么写商业计划书。”知道为什么吗?”他灌下半杯威士忌,”因为失败的人永远比成功的多。”

(三)

有个反常识的现象:越是经济下行期,创业创新就越被鼓吹成济世良方。政府补贴像糖果一样撒向各种创业园区,却鲜少有人追问: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创新吗?去年某地举办的创业大赛,获奖项目里三个是做轻食沙拉的,五个开发了新型社交软件——区别不过是把左滑右滑改成了上滑下滑。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参加的”互联网+”比赛。评委老师说我的项目”不够颠覆”,建议加上区块链概念。那天我忽然明白,很多创新不过是新瓶装旧酒,重点在于找到足够唬人的标签。

(四)

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在约束之中。日本便利店Lawson的创始人曾说过:”最好的商业创意都来自’这样不行’的困境。”但现在我们的创业生态太像游乐场了——有免费WiFi、有咖啡零食、有投资人像旋转木马一样定期出现,唯独缺少真实的商业拷问。

有个做餐饮的朋友另辟蹊径。当所有人都在研究”私域流量”时,他在城中村开了家只收现金的小面馆。”我要验证的是,”他擦着汗说,”没有小程序和会员系统,生意到底能不能活。”

(五)

或许我们该重新定义创新。它不一定是改变世界的宏大叙事,可能只是让某个流程少点击三次鼠标;不一定要拿风险投资,可能只是让街角洗衣店的营收增加20%。最讽刺的是,那些整天把”颠覆式创新”挂在嘴边的,往往连自己上个月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明白。

深夜的创业园区永远灯火通明。玻璃墙上贴着”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鸡汤标语,而我想起另一个真相:在商业世界,更多时候失败只是失败之母。这不是悲观,而是提醒——当我们脱下”创业者”这件皇帝的新衣,或许才能看见真正值得解决的问题。

(毕竟,如果连这篇稿子都要包装成”内容创业项目”,那才真是黑色幽默。)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366/

(0)
林凤百科林凤百科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