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正财经荐股骗局:当”内幕消息”变成韭菜收割机》
上周三凌晨两点,我被手机震动惊醒。屏幕上跳出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王老师内部票已建仓,明早9:30前速汇尾款!”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收到这种催款信息——而三个月前,我确实差点成为汇正财经的客户。
当时他们的业务员小陈给我看了组惊人数据:”2023年我们带客户操作的中线票平均收益47.8%。”他边说边滑动手机相册,里面全是马赛克处理的转账截图和红彤彤的K线图。最绝的是那段”李女士”的语音:”感谢王老师带我在宁德时代上赚了80万…”声音激动得发颤。

但当我要求查看投顾资质证明时,小陈突然开始大谈”行业潜规则”:”真正赚钱的渠道都不方便公开,就像医院专家号不会挂在窗口卖。”这个比喻让我突然清醒——当”内幕消息”被明码标价时,本质上和号贩子有什么区别?
更讽刺的是,后来我在证监会网站查到,汇正所谓的”首席分析师”王某,2019年曾因违规荐股被处以行政处罚。但他们在宣传时,却把这段经历包装成”曾深度参与监管部门调研”。
现在说说重点:如果你已经交了钱,该怎么退?
首先别被”合同陷阱”唬住。某私募朋友告诉我,这些公司最怕两种人:一种是拿着录音坚持要举报到证监会的,另一种是天天去他们线下办公点”喝茶”的。去年有客户连续五天带着午饭去他们前台坐着,最后全款退回。
有个细节很多人忽略:支付凭证比合同更重要。去年杭州有个案子,投资者保留的微信转账备注”股票咨询费”,成了认定非法荐股的关键证据。而汇正通常要求对公转账时备注”信息服务费”,这就是在模糊资金性质。
最魔幻的是他们的退费流程。当你提出退款时,他们会突然变得异常热情:”正好有个补偿方案,只要再交3万就能升级VIP服务…”这就像赌场给输红眼的赌徒发免费筹码,本质是二次收割。
我见过最聪明的应对来自个90后姑娘。她假装接受升级方案,拿到新合同后立即向经侦举报,最终帮二十多人追回资金。当然,这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毕竟对方可能真涉嫌违法,狗急跳墙的事不是没发生过。
最近注意到个新趋势:这些机构开始转战短视频平台。用AI合成”股神”形象,直播间里”偶然”露出涨停板截图。有个视频我印象深刻:西装革履的”分析师”背后书架放着《证券分析》和《穷查理宝典》,但仔细看——书脊连翻折痕迹都没有。
或许我们该反思:为什么这类骗局经久不衰?某证券营业部老总酒后吐真言:”散户总觉得自己能拿到别人没有的内幕,却不想想真能赚钱的消息凭什么轮到你?”
(此刻窗外的霓虹灯把”股市有风险”的广告牌照得忽明忽暗,像极了K线图上那些诱人的长阳线。)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