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和老王喝酒,他又提起三年前被某融资平台卷走二十万的事。酒过三巡,这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突然红了眼眶:”当初那经理天天喊我哥,现在连公司招牌都拆了。”我盯着杯中晃动的啤酒泡沫,突然想起个有意思的现象——越是西装革履叫你”家人”的,越可能把你当韭菜割。
说实话,我刚创业时也差点中招。2019年接触过一家号称”零抵押快批贷”的公司,那个油头粉面的总监握着我的手说:”像您这样的优质客户,我们贴钱都要支持。”结果呢?光资产评估费就要先交三万八,合同里藏着年化36%的复利条款。最绝的是他们办公室租在金融街的共享空间,前台小姐同时接待五家不同公司的客户——后来才明白这叫”共享暴雷”,等韭菜攒够一茬就集体跑路。
但你说所有融资公司都是骗子?倒也不尽然。我后来认识的陈工就靠正规渠道的设备融资租赁救活了厂子。关键差别在于:靠谱的机构反而不会把你当祖宗供着,他们的风控专员会揪着你的财报问得额头冒汗,合同条款刻板得像高考数学题。这种”不近人情”的严谨,恰恰是最珍贵的诚信。
现在抖音上天天刷到”秒到账”的广告,评论区总有人哭诉被砍头息坑惨。有个诡异的现象:越是把”科技金融”喊得震天响的平台,越喜欢用”家人””兄弟”这类江湖称谓。这让我想起菜市场吆喝”亏本甩卖”的摊贩——真正的好货,从来不需要靠情感绑架来推销。

最近和银监系统的朋友聊天,他透露个数据:2023年注销的融资租赁牌照中,有67%的公司成立不足两年。这个行业就像热带雨林,外表光鲜的食人花永远比扎实的乔木长得快。但讽刺的是,当潮水退去,能活下来的永远是那些看起来”不懂变通”的老派玩家。
所以现在有人问我融资靠不靠谱,我通常会反问:你是想听让你舒服的谎言,还是难受的真相?真正专业的资金方像严厉的主治医生,会把所有风险摊在桌上让你冒冷汗;而骗子才像哄你买保健品的销售,永远只说”没问题”。
最后分享个鉴别心得:但凡遇到办公场地比你家客厅还小,却吹嘘百亿资金池的;西装袖口商标都不拆就和你谈上市的;用”区块链””元宇宙”包装民间借贷的——快跑!记得系紧鞋带,毕竟你的血汗钱跑不过他们的套路。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