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K线图开始讲人性故事
今早开盘前,我照例泡了杯浓得发苦的普洱,盯着自选股列表发呆。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像极了小时候玩的跳房子游戏——你永远猜不到下一格会踩到宝藏还是水坑。突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某私募交流会上,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交易员嘟囔过:”炒股这回事,三分看报表,七分看人性。”
这话当时觉得是老生常谈,现在越想越瘆人。你看药明康德今天又跌穿平台位,公告里堆砌着”全球化布局””研发管线优化”这类标准话术,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根本是地缘政治的情绪脉冲在作祟。我上个月在虹桥机场偶遇某跨国药企的采购总监,他边等行李边划着手机叹气:”现在看基本面?不如看外交部发言人的表情包更准。”
创业板最近疯涨的几只AI概念股更魔幻。有家公司的深度学习技术明明还停留在给美图秀秀做滤镜的阶段,股价却硬生生被ChatGPT的东风吹上三天三板。我翻完他们208页的招股书后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们早就进入”故事估值法”的时代了——CEO的PPT演讲感染力,比ROE指标重要得多。
最让我后背发凉的是茅台走势。春节前各大券商还在吹”消费复苏确定性最强标的”,结果节后经销商库存图流出时,那些研报悄悄撤下了”强烈推荐”的标签。这让我想起2020年抢口罩的荒诞感:当所有人都相信某个叙事时,真相本身已经不再重要。

收盘前看了眼北上资金流向,外资今天又净卖出87亿。某个瞬间突然理解为什么古代占星师要盯着星盘——当现实世界的逻辑链开始断裂时,人类总会转向更玄学的解释体系。或许该把技术指标页面关掉,打开天气预报研究厄尔尼诺对农业股的影响更实在?
屏幕右下角弹出明日财经日历提醒时,我突然笑出声。在这个用算法预测算法、用情绪反刍情绪的市场里,或许真正的阿尔法收益,藏在我们假装看不懂的荒诞里。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