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决策先锋:当炒股软件开始教你做人》
老张上周在券商营业部门口拦住我,神秘兮兮地掏出手机:”兄弟,看看这个,同花顺新出的决策先锋,据说能预测涨停板!”屏幕上的K线图闪烁着妖艳的荧光,像拉斯维加斯的老虎机。我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用AI选股结果赔掉首付的IT男——现在应该还在送外卖。
一、数据神谕的诱惑

这些炒股软件总爱把自己包装成《黑客帝国》里的先知。决策先锋的”主力资金流向”功能让我想起小区门口那个举着”周易预测”牌子的瞎子——只不过瞎子收费20,这个年费1980。某私募朋友曾酒后吐真言:”所谓大数据模型,八成是拿三年前的回测数据调参调出来的漂亮曲线。”
最讽刺的是他们的”情绪指标”。当软件提醒”市场恐慌情绪上升”时,往往正是该贪婪的时候;等它高喊”市场过热”,韭菜们早被连根拔起。这就像健身房的体脂秤,每次称重都能给你个继续买私教课的理由。
二、量化时代的玄学
我翻过他们引以为傲的专利说明书,那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因子模型”的表述,活脱脱是《周易》”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的赛博版。去年测试过它的”黑马挖掘”功能,推荐的十只”潜力股”里,六只ST,三只退市,剩下一只涨了0.3%——还没跑赢货币基金。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决策先锋的VIP服务叫”机构同源”,但真正机构用的wind终端从来不会弹窗告诉你”明日重点关注”。就像米其林厨师不会用美团团购券,华尔街之狼更不可能对着手机APP顶礼膜拜。
三、韭菜的自我修养
认识个95后姑娘,把决策先锋的买卖点提示纹在手腕上。上个月她截图给我看”成功率87%”的战绩,却没提那13%的失败交易吞掉了全部利润。这让我想起《华尔街之狼》的台词:”经纪人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
最近发现个诡异现象:软件推送的”金股”总是配合着券商研报发布时间。某次提前埋伏了某只”强烈推荐”的芯片股,结果研报发布当天大单砸盘——后来才知是付费用户提前收到了”止盈提醒”。
四、幸存者偏差的狂欢
在某个炒股论坛看过最扎心的帖子:”用决策先锋三年,终于从百万富翁变成了十万富翁。”底下最高赞评论是:”知足吧,我师傅用这个,从千万富翁变成了百万富翁。”这些软件最精明之处在于,永远用红色标注成功案例,把失败案例埋在用户协议的免责条款里。
去年双十一它们搞了个”智能选股限时免费”活动,结果推荐列表和某知名游资的龙虎榜高度重合。这就像算命先生说”你近期有财运”——只要样本够大,总有几个能中彩票的。
说到底,这些花哨的炒股工具不过是给赌场换了张电子屏。当你在研究K线形态时,庄家在研究你的操作习惯。记得有次在陆家嘴某私募,看到他们会议室挂着副字:”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现在想来,或许这些软件真正的”先锋”作用,是让散户更清晰地看到自己如何被收割。
(打开决策先锋的瞬间,弹窗跳出”您今日有88%概率获取超额收益”。我默默关掉软件,给老张发了条微信:”晚上喝酒吗?我请。”)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