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我在长沙五一广场的奶茶店等人时,邻桌两个小伙子的对话飘进耳朵:”只要押对三单,本金翻五倍””导师有内部渠道”…他们兴奋地划拉着手机屏幕,指甲缝里还沾着工地水泥的痕迹。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所谓”骗局”,从来不是简单的真假判断题,而是一场精准狙击人性弱点的心理围猎。
一、骗局的”钩子”:比真相更诱人的幻想
爱赢这类平台最狡猾的地方,在于它把庞氏骗局包装成”互联网+金融创新”。我翻看过受害者群聊记录——那些”成功案例”截图里,总刻意保留着长沙地标:IFS大厦的玻璃幕墙、橘子洲头的烟花、解放西路的霓虹。这种地域符号的植入,就像给老鼠夹抹上芝士,让本地人产生”家门口的财富机会”的错觉。

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平台客服的微信定位永远显示”长沙·芙蓉区”,但实际IP却在境外。这让我想起菜市场门口”最后三天清仓”的招牌,挂了三年还在那。人们不是看不出破绽,而是选择性地不想看穿。
二、幸存者偏差制造的集体催眠
我表弟的同学(姑且叫他小陈)确实在爱赢赚过钱。去年三月他晒出宝马3系提车照时,全村人都沸腾了。但没人注意到他悄悄抵押了父母的老房子,更没人追问当他四月失联后,那辆车是如何被金融公司拖走的。
这种”幸存者叙事”具有病毒般的传染性。就像赌场总会让新手赢首局,爱赢早期玩家确实能提现。当第一批获利者在抖音晒现金墙时,本质上已经成了骗局的共谋。有意思的是,这些受害者后来维权时,言辞最激烈的往往正是当初拉人头最积极的”团队长”。
三、长沙为何成为骗局温床?
作为新一线城市里的”娱乐之都”,长沙有种奇特的财富焦虑。茶颜悦色门口排队三小时的年轻人,可能同时刷着”轻松月入十万”的短视频。我观察到一个现象:在爱赢维权群里,超过60%受害者是服务业从业者——足浴技师、外卖骑手、房产中介,这些见过纸醉金迷却难触碰财富的人群,最容易被”弯道超车”的话术击中。
但要说长沙是骗局重灾区,我觉得有失公允。去年曝光的”缅北杀猪盘”,操盘手多来自福建;P2P暴雷最狠的是上海杭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财富陷阱”,只不过长沙的烟火气给骗局镀了层亲切的伪装。
四、比抓骗子更重要的事
警方端掉爱赢窝点时,从服务器里挖出份”人性弱点清单”:
1. 给宝妈推送”带娃赚钱两不误”
2. 给中年男人发送”成功导师私人晚宴”邀请
3. 给00后设计”游戏化投资”界面
这让我脊背发凉:我们嘲笑受害者贪心时,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只是还没遇到量身定制的诱饵。去年某大学做的实验显示,当把骗局话术拆分植入正常聊天,92%的人会中招。
所以下次看到”长沙爱赢”这类消息,别急着判断真假。不妨先摸摸自己口袋——当你觉得某个机会”好得不真实”时,它大概率就是假的。这个时代最奢侈的,不是暴富的运气,而是承认自己平凡的勇气。
(后记:文章写完第二天,我在湘江边遇到个发呆的年轻人,脚边扔着印有”爱赢招商会”的矿泉水瓶。他苦笑着说:”早知道该信那句老话——钱要是这么好赚,他们凭什么告诉我?” 你看,有些道理要摔得头破血流才懂。)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3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