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当K线开始讲鬼故事》
今早开盘前,我在楼下便利店买咖啡时撞见老张——这位二十年股龄的老江湖正盯着货架上的矿泉水发呆。”你看这瓶子,”他忽然指着某品牌新品说,”曲线设计得比大盘走势还妖。”我俩相视苦笑,这种黑色幽默大概只有老韭菜才懂。
今天创业板那根穿云箭确实耐人寻味。表面看是半导体板块带动的技术性反弹,但我翻龙虎榜时注意到个细节:某知名游资席位一边在涨停板挂买单,另一边却在ETF期权市场悄悄买入看跌合约。这种左右互搏术让我后背发凉——他们究竟在赌反弹还是做局?
说起来挺讽刺。上周参加某策略会时,分析师们还在大谈”估值底”,今天盘中急跌时某个微信群里突然开始传某房企美元债违约的鬼故事。最魔幻的是,最初发布消息的账号头像竟是卡通皮卡丘——现在连谣言都开始二次元化了。
我越来越觉得当前市场在用玄学炒股。某消费股因为证券代码谐音”发发死”被砸盘,另一个却因老板生肖属龙被游资追捧。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澳门葡京酒店看到的景象:赌场里红着眼睛押大小的,和交易室里盯着level2的,本质上都是概率游戏的囚徒。

不过说真的,今天真正让我警醒的不是波动本身,而是某个私募朋友发的朋友圈。他晒了张幼儿园接送卡配文”终于找到最稳的避险资产”。这种苦涩的调侃背后,我嗅到了专业选手们真正的情绪——比起K线图,他们更相信尿不湿和奶粉的刚需逻辑。
收盘后我看着自选股里涨跌不一的代码,突然想起《大空头》里那个用重金属音乐对冲风险的基金经理。或许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真该把交易软件和育儿手册并列放在桌面——一边计算贝塔系数,一边背诵”防御性行业三大特征”,而最终可能发现,真正抗跌的只有人类永远需要的故事与幻觉。
(突然弹出的券商APP推送说”明日有望迎来修复性行情”,我把手机面朝下扣在桌上,就像小时候听鬼故事时捂住耳朵那样自欺欺人)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