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浮沉录:当K线图开始讲述人性故事》
今天下午盯着盘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咖啡馆偶遇的一位老交易员。他摩挲着早已包浆的紫砂壶,突然没头没尾地说了句:”年轻人,你以为你在分析财报,其实是在解读人性。”当时觉得这老头故弄玄虚,直到今天看着创业板指上下翻飞,才咂摸出点味道来。
现在的市场像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前脚新能源刚拉起长阳,后脚医药板块就表演高台跳水。最讽刺的是,昨天还在被分析师捧上天的”赛道股”,今天就能被同一拨人踩进泥里。我甚至怀疑某些研报是用骰子写出来的:掷到1看多,掷到6看空,中间数字酌情发挥。
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每当某个概念被吹成”十年风口”,韭菜们就排着队往绞肉机里跳。记得元宇宙最火的时候,连卖水产的上市公司只要改名”XX科技”,都能连续涨停。这让我想起老家菜市场的大妈——她们倒是深谙投资真谛:黄瓜涨价就改卖西红柿,永远追逐当下最俏的货色。
说实话,我现在更愿意把K线图当成人性心电图来看。那条起伏的曲线里,藏着贪婪与恐惧的每一次心跳。上周三下午那波诡异拉升,像极了赌徒输红眼时的最后一搏;而昨天消费股的集体趴窝,分明是群体性焦虑发作的临床症状。

最近让我失眠的是另一个发现:算法交易正在把市场变成一场机器人的假面舞会。当百分之七十的成交量来自程序化交易,我们这些血肉之躯到底是在与人对赌,还是在和代码跳探戈?有时看着分时图上那些精准到毫秒的买卖点,会产生某种荒诞的联想——也许某天纳斯达克会突然觉醒意识,然后给全体人类投资者发封辞退信。
说到这个,不得不提上周某知名私募的骚操作:用AI生成策略报告,结果因为训练数据混进了段子手的吐槽,给出的建议居然是”建议清仓去三亚晒太阳”。虽然是个笑话,但细想之下,这个建议的收益率说不定能跑赢八成基金经理。
现在的市场监测工具越来越像测谎仪。它们能捕捉到微小的情绪波动,却读不懂投资者眼角闪过的迟疑。就像我认识的一位游资大佬,每次重仓前都要去庙里抽签——你说这是迷信?但人家过去三年收益率428%。或许真正的alpha藏在香火缭绕里,而不是那些装着Python的服务器里。
收盘时看了眼账户,今天又坐了趟过山车。忽然觉得我们就像古希腊划船奴隶,明明戴着镣铐却自以为在驾驶战舰。不过话说回来,正是这种荒诞才让市场如此迷人,不是吗?毕竟,如果股市真的存在逻辑,那首先破产的应该是上帝。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