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个前同事约我喝咖啡,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受够打工了,今年想创业,你觉得行吗?”
我盯着他看了三秒,咖啡差点喷出来——不是因为他想创业,而是因为“今年”这个时间点。好像每年都有人问同样的问题,仿佛创业是个季节性活动,像种庄稼一样要挑黄道吉日。
但说实话,今年确实有点特殊。
1. 创业不是“适不适合”,而是“你适不适合”
很多人问“今年适合创业吗”,潜台词其实是:“今年是不是更容易成功?”但这个问题本身就错了。创业从来不是看年份,而是看人。
我见过2020年疫情最猛的时候,有人靠卖居家健身器材半年赚了七位数;也见过2021年经济复苏期,有人开咖啡馆三个月倒闭,赔光了积蓄。市场永远有机会,关键是你有没有本事抓住。
所以,与其问“今年适不适合”,不如问自己:
– 你的抗压能力怎么样?(创业前三个月睡不着觉是常态)
– 你的现金流能撑多久?(6个月?12个月?还是下个月就吃土?)
– 你是不是真的想干这件事?(别骗自己,很多人只是不想上班,而不是真想创业)
如果你连这三个问题都答不上来,那今年、明年、后年……其实都不适合。
2. 2024年的机会在哪?
当然,年份虽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大环境确实会影响创业的难度。今年的经济形势,简单概括就是:钱紧,但机会更集中了。
(1)钱紧,意味着“低成本创业”更吃香
VC(风险投资)现在比前几年谨慎多了,烧钱换增长的模式越来越难。但反过来看,这反而是个机会——轻资产、高利润的生意会活得更好。
比如:
– 知识付费/订阅制服务(不用囤货,边际成本低)
– 利基市场(Niche Market)的解决方案(比如专门给宠物美容师用的管理软件)
– 跨境小生意(TikTok Shop、独立站,低成本试错)
我认识一个哥们,去年开始做“小众运动装备”的测评+带货,没融资,全靠内容引流,现在月利润稳定在5万以上。他的逻辑很简单:“大公司看不上这块,但我能吃透。”
(2)AI不是风口,而是“新水电”
现在满大街都在喊AI创业,但99%的人根本不懂怎么用。真正的机会不是“做AI”,而是用AI提升现有行业的效率。
举个例子:
– 一个做外贸的朋友,用ChatGPT写邮件、优化产品描述,效率直接翻倍;
– 另一个做短视频的团队,用AI生成脚本和配音,成本降了60%。
AI就像当年的互联网,不会用的人会被淘汰,会用的人能降维打击。
3. 最危险的创业陷阱:跟风
今年最可能坑死创业者的,不是市场不好,而是盲目跟风。
– 看到别人做抖音带货,你也冲进去,结果发现流量贵得离谱;
– 听说某某行业是蓝海,结果进去才发现早就卷成红海;
– 看大佬分享“成功经验”,结果人家根本没告诉你关键细节……
创业最忌讳的就是“别人都在做,所以我也要做”。真正的机会,往往藏在那些“看起来不性感,但能赚钱”的领域。
4. 所以,今年到底适不适合创业?
我的答案是:
– 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钱、心态、能力),今年依然有机会;
– 如果你只是“想试试”,那大概率会死得很惨。
创业不是买彩票,不是赌年份,而是赌自己。
最后送一句话,是我一个创业十年的老哥说的:
> “创业最好的时机,是你忍无可忍的时候;最坏的时机,是你觉得‘现在不做就晚了’的时候。”
你觉得呢?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