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今天盯着盘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去年在成都茶馆里遇到的一位老股民。他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说:“股市啊,就是个大型情绪屠宰场——今天宰你,明天宰他,反正总得有人买单。”这话糙理不糙。你看今天创业板那波过山车行情,早盘冲高时多少人喊着牛回来了,结果午后一根阴线直接把情绪砸回冰点。这哪是K线博弈,分明是集体癔症现场。
我越来越怀疑所谓的技术分析到底有多少真实效用。上周某个百亿私募的首席策略师还在吹嘘他们的量化模型精准预测了市场拐点,结果今天自家产品净值单日跌穿风控线。这行当最讽刺的地方在于——越是标榜理性的机构,往往越容易被非理性反噬。就像2020年那波熔断潮,程序化交易反而成了踩踏加速器。有时候我觉得,与其盯着MACD金叉死叉,不如去菜市场看看大妈们抢购打折猪肉的劲头——那才是真正的资金流向风向标。
最近有个现象特别值得玩味:但凡出现政策利好,必然伴随“利好出尽是利空”的魔咒。上周新能源补贴新政出台当天,板块高开低走收跌2.3%。这让我想起行为经济学里的确定性偏见——人们总是过度相信自己的预判,哪怕事实反复打脸。就像我那个执拗的师弟,至今还死守着三年前买的医药股,每次视频会议都能搬出新版《价值投资守则》给自己做心理按摩。
说实话,现在最让我警惕的反而是共识性乐观。当所有券商策略会都在喊“黄金坑”、“历史大底”时,往往意味着真正的流动性危机还没出清。还记得2015年某首席经济学家在4000点喊出“牛市刚起步”吗?现在这人转型做情感博主反倒火了。市场永远在惩罚路径依赖,就像总有人坚信这次会和以前不一样——但历史最残酷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教训。

或许我们应该承认,股市本质上是个巨型混沌系统。那些每天煞有介事分析北向资金净流入流出的人,和古代通过观察动物内脏占卜的祭司没什么本质区别。毕竟连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都承认,市场90%的波动根本找不到合理解释——就像你永远搞不懂为什么昨天还涨停的元宇宙概念股,今天会因为某个网红主播换了发型就暴跌。
收盘后我看着自选股里绿油油的持仓,突然觉得索罗斯说得真对:世界经济史本就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只是大多数人永远搞不清自己到底是玩家,还是游戏里的NPC。
(写完这段突然收到券商短信:您关注的某ST股今日达成地天板。看吧,市场永远比你更懂黑色幽默。)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