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琼斯:数字狂欢背后的集体焦虑
上周三凌晨三点,我又一次在美股收盘前醒来。手机屏幕的冷光映在脸上,道指那根跳动的绿线像极了ICU里的心电图——这大概是我做跨境投资的第五年,却第一次觉得那些数字如此陌生又如此沉重。
朋友总笑我说”炒美股比谈恋爱还投入”,但当你亲眼见过2020年熔断时交易员发紫的嘴唇,或是去年硅谷银行爆雷时某对冲基金经理在酒吧摔碎威士忌杯的模样,就会明白这些数字从来不只是数字。它们是被精密算法包装的群体癔症,是华尔街西装革履的赌徒们用杠杆搭建的空中楼阁。
有意思的是,就在昨天我和做量化的老陈喝咖啡时,他突然盯着窗外说:”你看纽约证交所那栋新古典主义建筑,多像给资本崇拜修的神庙。”这个清华数学系毕业的家伙,此刻却像个后现代诗人。我们算得出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的最优解,却算不出明天美联储主席眨眼的频率会引发多少亿资本迁徙——某种程度上,道琼斯就是当代最华丽的心理剧舞台。
最讽刺的莫过于所谓”技术分析”。去年我尝试用GPT-4预测道指走势,结果发现它把雷曼时刻和新冠行情的K线图完美拟合出”W底形态”。AI当然不会告诉你,2008年那些跳楼交易员的遗书和2020年美联储的无限QE,才是真正的技术指标。现在每当看到财经主播用金叉死叉说事,我都想起中世纪用羊内脏占卜的祭司。

或许我们应该承认,道琼斯早已不是经济晴雨表,而是人性放大镜。还记得GameStop事件时,那个戴着狗头面具的网友在听证会上说:”我看不见对冲基金的脸,但他们也看不见我的。”当散户用表情包发动金融起义,当Elon Musk发条推文就能让股指抽搐——这哪里还是查尔斯·道在1885年设想的工业标杆?分明是赛博时代的斗兽场。
有时候深夜复盘,我会故意关掉所有图表。只听纽约地铁在证交所地底轰隆驶过的震动,像极了资本永不歇息的心跳。某个瞬间突然觉得,我们追逐的从来不是那串数字,而是被数字化的人类贪婪与恐惧。就像坐在我楼下的日本料理店老师傅说的:”金枪鱼大腹最肥美的纹理,从来画不进K线图里。”
(后记:写到这里看了眼行情,道指又跌了0.3%。也好,至少证明此刻读这篇文章的,是真实会呼吸的人类。)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