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凌晨,我又收到了那条熟悉的短信:”【股掌柜】今日布局002XXX,机构建仓在即,预计涨幅30%+,速加VX”。这已经是本月第四次了——说实话,我差点笑出声。作为一个在券商干了八年的老油条,这种把戏见得太多,但这次不一样。发信人不知道的是,我表姐上个月刚被类似的套路骗走6万块养老钱。
一、他们比你想象的更懂人性

大多数人以为股票骗子都是群发垃圾短信的低端玩家,但真正让我后背发凉的是他们的心理学功底。他们会先给你一只确实会涨的股票(通常是盘子极小、容易被操纵的冷门股),等你尝到甜头后,就开始收网。我表姐就是典型:第一次跟投赚了800块,第二次加了十倍资金,结果对方直接消失,所谓的”VIP荐股群”秒变404。
最讽刺的是什么?这些骗子往往比正规机构的投顾更”敬业”。他们深谙”沉没成本效应”——当你交了8888元会员费,就算发现不对劲也会硬着头皮继续跟,就像赌徒不肯离开牌桌。
二、举报?先准备好这些”无用功”
我带着表姐跑遍派出所、证监局和网信办,整个过程堪称当代魔幻现实主义:
1. 派出所:”金额不够立案标准啊,要不你们再去证监会问问?”
2. 证监局:”我们只监管持牌机构,这种黑平台得找公安”
3. 网信办举报平台:提交后收到自动回复”已转交相关部门”
但别灰心,我总结出三个真正有用的野路子:
– 银行流水当证据:要求银行打印被骗资金的转账流水,重点标注”对方账户名称”(很多骗子用皮包公司收款)
– 微信投诉组合拳:不仅举报诈骗账号,还要在转账记录里选择”涉嫌诈骗”投诉(这会触发腾讯的风控系统)
– 12386证监会热线:虽然不管非持牌机构,但他们会记录诈骗话术特征,对日后侦破有帮助
三、比举报更重要的是什么?
有件事说出来可能得罪人:那些在直播间喊着”老师带带我”的散户,某种程度上也是骗局的共谋者。我见过太多人,明知是骗局还要往里冲,就想着”快进快出捞一笔”。
去年有个客户老张,被拉进某个”涨停板敢死队”群。我劝他别信,他反问我:”你们正规券商推的票不也亏钱?人家至少敢承诺收益!”结果三个月后,他在派出所做笔录时才知道,群里除了他全是托。
最后说点掏心窝子的
金融市场本质上是个认知变现的场所。当有人承诺”稳赚不赔”时,你要担心的不是收益,而是本金。下次再收到”股掌柜”们的短信,不妨做个实验:把推荐的股票代码记下来,三个月后回头看——我敢打赌,90%的结局不是暴跌就是退市。
(如果你也遇到过类似骗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记住:每多一个人站出来,骗子就少一个猎物)
—
注:本文作者亲历过证券欺诈调查,为保护当事人隐私部分细节已做模糊化处理。当前新型诈骗往往伪装成”投资教育”、”财商课”等形式,关键识别点就一个:凡是要你先交钱才能获取”牛股信息”的,99%是骗局。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17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