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800元买来的教训:当理财课变成一场精心设计的PUA》
去年冬天,我在陆家嘴某家咖啡馆里,无意间听到邻桌两位中年人的对话。”九方那个课啊,我老婆非要报,结果呢?”戴眼镜的男人搅动着早已冷掉的咖啡,”现在天天跟我吵架,说是我拦着她发财。”他的同伴苦笑着摇头:”都一样,我家那位现在还在等’老师’带她回本呢。”
这让我想起心理学上的”沉没成本效应”——人们总是不愿承认自己做了错误的投资,于是不断加码,就像在赌桌上输红眼的赌徒。而某些理财培训机构,恰恰是最懂人性的赌场庄家。

一、知识付费时代的”杀猪盘”新变种
九方智投的营销话术堪称当代”炼金术”。他们把K线图包装成藏宝图,把基础的技术指标吹嘘成”机构内部秘籍”。我翻看过他们的课程目录——从MACD到布林线,这些在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教材里都能找到的内容,经过重新包装后,居然能卖出29800元的天价。
更讽刺的是,他们的销售话术中充斥着”打破信息差”这样的字眼。可真正的信息差是什么?是这些机构深谙:在焦虑的中产眼里,任何标着”高端””私密”标签的东西,都值得倾家荡产。
二、一场精准的情绪围猎
我曾潜伏进某个理财课的学习群三个月,目睹了完整的”收割流程”:先是用”9.9元小白课”筛选出最容易焦虑的那批人;然后让所谓的”学长学姐”在群里晒虚假收益图;最后是限时优惠的饥饿营销——整个过程就像精心编排的舞台剧。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是他们的”情感绑架术”。有位学员告诉我,她的”专属顾问”会记得她孩子的生日,会在她生病时嘘寒问暖。这种披着温情外衣的PUA,比冷冰冰的诈骗更难防范。
三、我们都在为认知税买单
某种程度上,这类事件折射出中国式理财教育的荒诞。当正规金融机构的投教活动门可罗雀,那些承诺”快速致富”的野鸡课程却场场爆满。这让我想起某位私募大佬的毒舌评论:”有些人不是来学投资的,是来找阿拉丁神灯的。”
但把所有责任推给受害者也不公平。在银行理财打破刚兑、房价冻结的当下,普通人的财富焦虑是真实存在的。那些销售们深谙:当一个人站在悬崖边时,你给他一根稻草,他也会当成救命绳索。
四、比追回29800元更重要的事
我认识一位最终醒悟的学员老陈。他告诉我最魔幻的时刻,是发现”老师”推荐的”必胜战法”,居然和某本二十年前的股票书上一模一样。”但你知道吗?”他苦笑着,”我现在反而感谢这29800元,它买来了我这辈子最值钱的一课。”
或许这才是这类事件最吊诡的地方——有时候我们确实需要付出昂贵学费,才能学会最朴素的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地上处处是陷阱。在这个全民理财的时代,最该先投资的不是钱包,而是我们识别骗局的能力。
(写完这篇文章时,我收到条短信:”九方智投老学员尊享福利,限时升级29800课程仅需补差19800…”你看,这场荒诞剧永远不缺新观众。)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1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