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诚29800:一场精心设计的焦虑变现游戏?
上周三深夜,我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显示是一个上海本地的陌生号码。”您好,我是国诚金融的小王,看到您最近在关注投资理财…”电话那头的声音热情得近乎迫切。挂断后,我盯着电脑屏幕上搜索”上海国诚29800怎么样”的页面,突然意识到:在这个时代,连我们的焦虑都被明码标价了。
一、29800元的心理魔术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29800″这个数字时,我就觉得不对劲。这个定价太精准了——刚好卡在大多数人心理防线的临界点上。比3万少200,给人一种”捡了便宜”的错觉;但又足够昂贵,让你不得不认真考虑。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参加的一场所谓”财富沙龙”,台上的讲师用近乎催眠的语调重复着:”29800买到的不是课程,是你财务自由的入场券…”
有趣的是,这类机构似乎都深谙”价格锚定”的心理游戏。他们先给你描绘一个年入百万的幻象,然后再轻描淡写地抛出”不到3万”的学费。就像奢侈品店总会先展示最贵的商品,好让其他东西显得”合理”。
二、知识付费还是焦虑税?
我翻遍了能找到的所有学员评价,发现一个吊诡的现象:越是经济状况窘迫的人,越容易为这类课程买单。这不禁让我怀疑,29800元买的到底是知识,还是对阶层滑落的恐惧?
有位自称参加过培训的网友说:”课程内容你在B站都能找到免费版。”但关键在于,他们贩卖的从来不是信息本身,而是那种”我掌握了内幕消息”的优越感。就像我认识的一个95后,刷信用卡报名后第一件事就是发朋友圈:”投资自己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国诚精英班”
三、金融炼金术的现代变种
深扒国诚的课程大纲,你会发现所谓的”独门秘籍”不过是把价值投资、趋势交易等老概念重新包装。但妙就妙在他们创造了一套晦涩的新话术——什么”三维共振选股法”、”量子资金流模型”。这让我联想到中世纪炼金术士故意使用的神秘符号,目的就是让门外汉产生”不明觉厉”的敬畏感。
更讽刺的是,他们的宣传案例永远停留在2015年牛市。就像个过气明星,只能靠回忆当年的高光时刻维持体面。要是真那么神,怎么不晒晒2022年熊市的业绩?
四、我们到底在为什么买单?
或许最值得玩味的不是国诚本身,而是催生这类机构的社会土壤。当”副业刚需””睡后收入”成为全民焦虑,当知乎上”如何快速赚到100万”的问题有上千万浏览量,29800元的定价反而显得合情合理了。
我认识的一位心理咨询师说过:”现代人最矛盾的地方在于,既渴望捷径,又怀疑捷径。”这完美解释了为什么有人一边骂着”割韭菜”,一边偷偷报名——万一是真的呢?
五、后记:一场没有受害者的骗局?
写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这类生意的高明之处:它很难被定义为诈骗。毕竟确实提供了课程服务,至于效果嘛…”投资有风险”这句话他们可是说得明明白白。就像赌场永远会温馨提示”理性博彩”,但灯红酒绿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刺激你的多巴胺分泌。
最后说个黑色幽默:我查到国诚的注册地址在浦东某写字楼38层。这个高度很有意思——足够让人仰望,又不至于高不可攀。就像他们的承诺:财务自由看似触手可及,但你永远差那29800元的距离。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