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汇正财经,是在某个深夜的财经直播间。主持人西装革履,语调激昂得像在推销某种“财富密码”,背景音乐里隐约能听见鼓点和电子合成器的声音——那种氛围,与其说是投资分析,不如说更像一场精心策划的电视购物。
1. “服务”还是“狩猎”?
汇正财经的商业模式并不新鲜:付费课程、VIP荐股、所谓“内参”。但有趣的是,他们总能把老套路包装出新花样。比如,他们的分析师头衔永远带着“前某某机构”“某某大赛冠军”的光环,可仔细一查,那些机构要么名不见经传,要么干脆查无此人。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某个投资论坛上看到的吐槽:“汇正的分析师,简历比比特币的波动还难验证。”

他们的营销话术也充满“人性化”陷阱。比如,“散户之所以亏钱,是因为缺少专业指导”——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潜台词是:“只要你交钱,我们就能让你赢。”可问题是,如果他们的策略真那么神,为什么还要靠卖课赚钱?直接去市场收割不更香吗?
2. “知识付费”还是“焦虑变现”?
我曾试听过一节他们的免费公开课,内容无非是K线基础搭配几个“成功案例”。最耐人寻味的是结尾:“限时优惠还剩最后3个名额!”——这种紧迫感营造,和健身房推销年卡的手法如出一辙。
更讽刺的是,他们一边鼓吹“长期价值投资”,一边又每天推送“明日涨停潜力股”。这种精神分裂式的输出,恰恰暴露了核心矛盾:他们卖的不是投资逻辑,而是对不确定性的廉价安慰。
3. 如果你非要试试…
当然,我不是说汇正财经毫无价值。对于完全不懂技术分析的小白,他们的入门课程或许能提供一些基础框架(虽然B站免费教程也能做到)。但如果你指望靠他们的“独门秘籍”实现财务自由——那我建议你还不如去买彩票,至少彩票的规则透明。
真正的投资,从来不是靠“跟单”或“内幕”,而是对市场的敬畏和独立的判断力。 汇正财经的问题不在于它“没用”,而在于它把复杂的金融世界简化成了一碗速食鸡汤,喝下去暖胃,但营养有限。
最后说个冷知识:在搜索引擎输入“汇正财经 投诉”,结果比他们的“成功案例”精彩得多。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答案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12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