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能投顾里真能赚到钱?一个老韭菜的血泪观察》
我表弟上周突然在家族群里发了张截图——海能投顾某位“金牌导师”的收益曲线,红得刺眼,配文是“跟着老师布局,半个月20%”。群里顿时炸了锅,三姨当场就要转账让他代操作。我私聊他:“这钱你赚到了吗?”他回了个咧嘴笑的表情:“还没,但群里好多人晒单呢!”
你看,这就是海能投顾最魔幻的地方:永远有人在赚钱,但你永远不确定那个人是不是自己。

一、那些“赚到钱”的人,可能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我混过三个海能的会员群,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晒盈利的永远是那几位“老面孔”,说话带股传销味儿,动不动就“感谢老师带我翻身”。有一次,某位“盈利大户”不小心把带水印的模拟盘截图发群里,瞬间撤回,但被我手快保存了——呵,原来如此。
当然,肯定有真实盈利的散户。但你要问他们怎么赚的?我认识的老张说了大实话:“去年跟着推的半导体确实涨了,但之前亏的五只票他们可没提。”选择性记忆,才是投资顾问最厉害的“服务”。
二、为什么总有人前赴后继往里冲?
说到底,散户买的不是股票,是焦虑缓解剂。我观察过海能的直播课:导师西装革履敲着激光笔,满屏“主力动向”“黄金买点”的黑话,再配上“最后一次上车机会”的倒计时——这套组合拳下来,连我这个老油条都心跳加速。
更绝的是他们的“话术平衡术”:既让你觉得“专业壁垒高到必须依靠他们”,又暗示“赚钱简单到只需要听话”。这种矛盾的甜蜜陷阱,比P2P高明多了。
三、我的暴力测试:当个“反指”会怎样?
去年我做过极端实验:把海能某导师推荐的股票全部反向操作。结果?半年跑赢他们组合12%。当然这纯属玄学,但暴露了一个真相:在波动市里,任何策略都能挑出高光时刻。而投顾机构最擅长的,就是把偶然包装成必然。
最后说句得罪人的
如果你指望靠59800元的年度VIP服务实现财富自由,不如直接去买彩票——至少彩票不会半夜给你发“紧急建仓通知”。证券投顾这行当,本质是卖铲子的生意:淘金热里最稳赚的,永远是那些卖牛仔裤和铁锹的人。
(后记:表弟上个月悄悄退群了,据说跟的那只“必涨牛股”吃了两个跌停。现在他改玩币圈了,呵,轮回。)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