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个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突然给我发微信:“450001今天净值多少?帮我看看呗。”
我愣了一下。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打开任何一个财经APP,输入代码,三秒钟就能得到答案。而是因为,这位仁兄上一次关心投资还是五年前他老婆逼他买P2P的时候。
我回他:“怎么突然对这个感兴趣了?”
他说:“听说最近行情不错啊,想看看能不能赚点零花钱。”
我叹了口气。这大概就是大多数人和基金的关系——我们只关心那个最终的数字,却很少去想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净值是个谜语

说起来,450001(华夏成长混合)算是基金界的“老炮儿”了。2001年成立,比我炒股的时间都长。今天的净值?1.7523元。比昨天跌了0.68%。
但这个数字能告诉你什么?说实话,几乎什么都没有。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连续一个月每天记录十只基金的净值变化,然后遮住基金名称让几个做投资的朋友猜哪只表现最好。结果?正确率不到30%。甚至有人把今年涨幅最大的基金选成了跌幅最大的那个。
你看,我们太容易被单日涨跌迷惑了。涨了就觉得要起飞,跌了就觉得要崩盘——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恰恰是投资中最昂贵的奢侈品。
时间的魔术
我认识一个阿姨,2003年买了10万块的450001,然后就把这事给忘了。前年整理旧物时翻出基金账户,发现已经变成了80多万。她打电话给客户经理的第一句话是:“是不是系统出错了?”
这不是什么投资神话,只是复利+时间最朴素的展示。但问题在于,我们大多数人都等不了这么久。我们想要的是明天就涨,最好下个月就能翻倍——这种心态,和去赌场玩百家乐有什么区别?
我记得去年有段时间,450001连续回调了将近20%。某个投资论坛上骂声一片,有人说基金经理该下课,有人说这只基金完蛋了。结果呢?半年后创了新高。那些骂得最凶的人,大概率在最低点割肉了。
数字背后的温度
也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看待净值——它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而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的贪婪、恐惧、耐心与冲动。
当我那位老同学追问“明天会涨吗”的时候,我真的很想反问他:你是想明天赚钱,还是想三年后赚钱?这个问题,可能比净值本身重要得多。
说到底,450001今天的净值是1.7523还是1.8523,对真正懂投资的人来说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持有它,能持有多久,以及最坏的情况下该怎么办。
那些天天盯着净值波动的人,最终往往赚不到大钱。这真是个有趣的悖论,你说是不是?
(写完看了眼时间,收盘了。净值?哦,已经不重要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