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这玩意儿,说起来就像相亲时对方递过来的简历——数字光鲜亮丽,背后藏着的可能是美颜相机都救不了的坑。我有个老同学,去年靠着”市盈率低于10必抄底”的公式冲进港股,结果踩中了某地产股,现在天天在群里转发”佛系投资心法”。
最讽刺的是,市场总爱用这套指标给企业贴标签。就像用体重衡量健康程度——茅台市盈率40倍是”价值标杆”,科技股50倍就成了”泡沫预警”。可我记得2018年医药股集体扑街时,那些市盈率个位数的公司跌得比谁都狠,反倒是烧钱的创新药企后来翻了好几倍。
有个私募老板跟我说过实在话:”市盈率就是个停车标志,不是导航目的地。”他们调研企业时更爱看水电费缴纳单和仓库周转率,这些比财报数字更早透露出经营状况。就像观察一个人是否靠谱,别光听他说年薪多少,得看他凌晨三点加班后是去酒吧还是健身房。
现在AI算力股动不动百倍市盈率,传统投资者直呼看不懂。但你看特斯拉当年被做空机构围着打的时候,市盈率常年是负数——按传统估值模型根本不该存在。有时候我在想,市盈率或许该像服装尺码似的分个”亚洲版”和”欧美版”,不同行业适配不同标尺。
最近新能源板块的波动特别有意思:龙头厂商业绩涨200%,市盈率反而从80倍跌到30倍。市场像是个焦虑的丈母娘,既盼着女婿高成长,又怕他步子太大闪着腰。这种分裂感让我想起第一次用信用卡分期买相机的经历——明明知道未来半年要吃土,还是忍不住为即刻的获得感买单。

说到底,市盈率最有价值的时刻,可能是当你把它倒过来看的时候。1/PE得出的盈利收益率,和十年期国债对比时突然就生动起来。就像相亲自带计算器的现实主义者,最后往往比纯看眼缘的浪漫主义者少踩坑——虽然两种人都可能错过真爱。
(写完看了眼自选股里那只市盈率300倍的芯片股,默默把止损线又调低了5%)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