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这碗鸡汤,我劝你趁热喝但要小口品
凌晨三点的咖啡杯里映着电脑蓝光,这场景我在连续第三年创业失败后才真正读懂——那些朋友圈刷屏的”狼性创业语录”就像速溶咖啡,喝多了只会心悸,却给不了你真正的清醒。
(一)”坚持就是胜利”可能是最毒的创业砒霜
我见过太多创业者把这句话纹在灵魂上。老周就是典型,他在中关村卖电子配件那会儿,硬是把”坚持”二字刻成了行为艺术。仓库积压的传呼机配件堆到天花板,他还梗着脖子说”马云当年也…”。直到讨债的人把他最后一台386电脑搬走那天,这个50岁汉子蹲在马路牙子上问我:”你说坚持和固执的界限到底在哪儿?”
现在想来,创业圈最吊诡的悖论莫过于:我们既需要罗永浩那种”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狠劲,又得时刻警惕别变成堂吉诃德。就像我投资人老胡常说的:”看见风口别急着当猪,先确认自己是不是带了降落伞。”
(二)那些没人告诉你的”正能量潜规则”
1. “快速试错”的B面是”精准放弃”
去年帮一个95后团队做咨询,他们APP迭代了27版仍然死磕。当我第N次看到那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墙贴时,终于没忍住:”知道吗?失败要能当妈,也得先找对爹——这个爹叫’有效失败’。”后来他们转型做跨境电商,三个月流水翻番的关键,恰恰是果断砍掉了前期的沉没成本。
2. “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可能是工伤现场
Kobe的励志故事被创业者们当成兴奋剂,但没人提醒你:长期缺觉会让大脑前额叶萎缩得比资金链还快。我合伙人阿May去年住院时,医生看着她的体检单说:”你们这些创业者啊,把’拼命’理解得太字面了。”现在我们的晨会定在九点半,效率反而翻倍——有些反常识的真相就藏在生物钟里。
(三)真正高级的创业能量是”可持续亢奋”
最近总被问”什么样的创业者能活到最后”。观察了上百个案例后,我发现幸存者都有个共同点:他们像核电站而非烟花,追求的不是瞬间绚烂,而是可控的能量释放。比如:
– 把”先定个小目标”分解成”先活过这周目标”
– 理解”孤独是常态”但定期制造”刻意不孤独”(周三晚上的德州扑克局是我们的心理急救站)
– 收藏夹里既有马云的演讲,也有创业公司猝死案例汇总
上个月回母校演讲,看着台下发光的眼睛,我临时删掉了准备好的鸡汤PPT。最后屏幕上只留了一行字:”真正的创业正能量,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关掉励志音频,听自己心跳的声音。”
毕竟,所有激动人心的语录都抵不过一个朴素的真理——活着,才能看到下一个版本更新。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