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母婴店,别急着算账本上的数字
上周和老王喝酒,他听说我做过几年母婴产品渠道,抓着我就问:”你说现在开个母婴店得投多少?三十万够不够?”
我抿了口酒,看着他发亮的眼睛,突然想起五年前表姐也是这样兴冲冲地找我咨询,结果半年后亏得连奶粉罐都没剩下几个。这行当啊,最骗人的就是那些”投资回报分析表”——它们永远算不清人心和时代变得有多快。
先说个反常识的观点:现在开母婴店,最大的成本根本不是房租装修,而是”信任税”。我认识个90后店主,为了证明自家奶粉保真,直接在店里装了24小时直播摄像头,顾客手机一点就能看仓库实时画面——这套系统烧掉的钱比半年租金还贵。但你说值吗?她去年光老客复购就占了七成业绩,这年头,妈妈们宁愿多花20%的钱买个安心。
再说个扎心的事实:很多新手总把预算死死算在货架、收银机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却忘了留一笔”试错基金”。去年有个客户非要在社区店搞智能育儿舱,结果发现年轻爸妈更愿意挤在哺乳室聊天交换育儿经——那些闪着蓝光的高科技设备最后全成了最贵的晾衣架。要我说,现在开店至少得留30%流动资金,专门用来为你的”想当然”买单。

最让我担忧的是,很多人还用十年前的逻辑算账。隔壁市有个老板开了家300平的店,光婴儿游泳馆就投了四十万,结果发现现在年轻父母更认专业连锁游泳机构。你猜怎么着?最后改造成付费亲子摄影棚才勉强回本。有时候我在想,这行最大的黑洞不是投入多少,而是你押注的消费场景会不会明天就过时。
当然也有野路子玩家玩出花的。深圳有对小夫妻把母婴店开在网红咖啡馆里,尿不湿和拿铁一起卖,最绝的是定制了”哄娃拿铁杯盖”。这种跨界混搭的前期投入反而比传统门店低,但需要的是比钱更贵的创意嗅觉——这种能力,哪是投资预算表能填出来的?
所以下次再有人问我开母婴店要投多少钱,我可能会反问:你准备为好创意付多少学费?为踩坑留多少退路?又愿意花多少成本去买新一代父母的信任?
毕竟这时代,空有预算的店死得最快,而那些看似”不会算账”的店主,反而常靠着偏执和敏感活下来。老王听完沉默了半天,最后只要了那个装摄像头店主的微信——你看,聪明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心怎么花钱,而不是花多少钱了。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