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好?先问问你的钱包同不同意
凌晨三点的便利店灯光下,我盯着手里这罐过期两天的打折咖啡——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在这个点遇到老张了。这位曾经的互联网新贵,现在正熟练地拆着刚到货的泡面纸箱。”创业好啊,时间自由。”他冲我咧嘴一笑,后槽牙上还沾着中午盒饭的韭菜叶。
1. 那些没人告诉你的创业真相
教科书里永远不会写,创业最考验的其实是膀胱功能。当你连续72小时盯着后台数据,连去厕所都要掐着秒表时,才会真正理解什么叫”时间管理”。我认识个做跨境电商的姑娘,硬是练出了”两分钟吃完盒饭且不打嗝”的神技——她说这是比BP更重要的生存技能。
2. 自由?那是给VC看的童话
总有人把创业想象成在洱海边喝着咖啡敲代码的画面。实际上更多时候,你得像只土拨鼠似的在各种微信群见缝插针:早上6点给供应链大佬发早安表情包,半夜给00后设计师的朋友圈点赞。有个做文创的朋友甚至把投资人星座都背熟了,”水逆期间绝对不提融资”——这他妈的才是当代创业玄学。

3. 当理想主义遇上房东
去年帮一个做独立书店的90后算账,光鲜的文艺空间背后,是每个月25号准时上演的”房东躲猫猫”游戏。最魔幻的是有次团建,全体员工在居酒屋给日料店老板写营销方案——就为了抵两万块的场地费。现在他们书店最畅销的,是教人怎么开书店的失败案例集。
4. 我们可能都误解了”好”的定义
有天下暴雨打不到车,那个总在科技园门口摆摊的煎饼大叔让我躲雨。他边摊鸡蛋边说:”你们写字楼里那些小孩啊,总说要把煎饼做成元宇宙IP。”他手腕一翻,蛋液完美成圆,”我闺女今年考上师范了,这摊子下月就收。”铁板上的热气糊了我眼镜——突然觉得,这才叫创业成功。
现在要是有人跟我说”创业好”,我会建议他先去菜市场观察三天。看看卖豆腐的怎么在0.01毫米的厚度差里控制成本,听听水产摊主怎么用五种方言谈批发价。真正的创业从来不在路演PPT里,而在那些被咖啡渍浸透的记账本上,在凌晨四点批发市场的讨价还价声中,在你终于学会对着一碗凉透的泡面说”真香”的那个瞬间。
(后记:老张的便利店上个月转让了,朋友圈最新定位在鹤岗——他说要去考察下雪糕批发市场。你看,创业者永远在路上的样子,确实挺迷人的。)
原创文章,作者:林凤百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