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韭菜开始思考镰刀的弧度
今早泡咖啡时,看着深褐色的液体在杯子里打转,突然想起去年在陆家嘴天桥遇到的那个穿皱西装的中年人。他攥着已经凉透的煎饼果子对我说:”你看这些玻璃幕墙,像不像竖起来的K线图?”那时上证正冲击3700点,他眼里烧着某种我现在才读懂的火光。
老沙的早八点我追了七年,从纸媒时代剪报到现在手机弹窗。但最近我常觉得,我们是不是把股市解读得太像天气预报了?所有人捧着手机等老沙说”今日有雨”或”放晴”,却忘了市场本质是混沌系统——那个坚持唱多新能源的券商首席,自己开着续航打对折的电动车;高喊价值投资的私募大佬,去年靠量化高频策略才勉强跑赢通胀。
有意思的是,当AI开始批量生产股评时,人类分析师反而越来越像跳大神的。上周某券商的元宇宙研报里,居然用《三体》黑暗森林法则论证AR设备渗透率,这让我想起小区门口摆摊的王半仙——至少人家算卦还知道用真铜钱。

现在真正值得琢磨的不是明天涨跌,而是为什么我们总在重复某种集体仪式。就像我姑妈每天开盘前必要给财神爷换新鲜贡品,但她的自选股列表和五年前一模一样。某种程度说,K线图可能是当代最成功的宗教符号,用红绿色彩构建着希望与恐惧的永恒循环。
或许该学学楼下修自行车的老张。他工具箱里永远放着两套扳手,一套公制一套英制。”管它什么规格的螺丝,总有一款能拧上。”昨天他指着创业板起伏的曲线嘟囔:”跌狠了就补点,涨猛了就抛些,你们文化人非要把简单事说成玄学。”
咖啡快见底时手机突然震动,老沙的推送弹出来:”震荡筑底阶段需保持耐心”。我忽然笑出声——和三个月前那篇《结构性机会显现》用的是同一个模板,只换了五个动词。放下杯子时忽然觉得,或许真正的早八点不该在手机里,而在窗外那个煎饼摊升起的炊烟里,在菜市场此起彼伏的还价声里,在老张给车胎打气的呲呲声里。
毕竟当所有人都在解码K线时,能闻到韭菜盒子真香的人,反而活得最明白。
原创文章,作者:闲不住的铁娘子,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ftsp.com/10354/
